由于在AI领域的领先优势太明显,最近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场活动上直言:“英伟达的 GPU非常好,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但它也不够便宜”。

根据Omdia等市场研究机构数据,英伟达(Nvidia)今年将从数据中心GPU中获得 87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50%。由于领先优势太明显,所以最近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声称“英伟达的 GPU非常好,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但它也不够便宜”。

黄仁勋进一步解释说,就 AI 数据中心的总拥有成本(TCO)而言,英伟达 GPU 的定价并不重要。

别看价格,看“疗效”

近日,黄仁勋回到了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根据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SIEPR)放出的一段经济峰会视频, SIEPR前 Trione 主任John Shoven、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 Charles R. Schwab 问道:“你们制造了最先进的芯片,但将面临足够好而且便宜得多的竞争对手,A(AMD)会是威胁吗?”

黄仁勋表示:“我们的竞争比地球上任何公司都激烈,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英伟达和客户之间也是竞争对手。此外,英伟达还积极帮助正在设计替代 AI 处理器的客户,甚至向他们透露了即将推出的英伟达芯片路线图。”

黄仁勋指出,英伟达的 GPU 是可程序设计的,可打造擅长某种特定算法的芯片,且公司平台已成为各大云计算公司的重要标准,从金融服务到制造业等各种客户都会被英伟达硬件吸引。

黄仁勋称,英伟达以“完全开放的方式”运作,同时与业内几乎所有其他人合作。“我们的芯片只是一部分,当你看到现在的计算机时,它不像是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它是一个数据中心,你需要运营它。所以购买和销售芯片的人考虑的是芯片的价格,而运营数据中心的人会考虑运营成本。当然,公司会很清楚总体拥有成本,如部署时间、性能、利用率和灵活性。就数据中心的总拥有成本而言,英伟达GPU的定价并不重要,我们的TCO要比竞争对手好很多。所以即使竞争对手的芯片是免费的,它也不够便宜。”

近一年来,随着生成式 AI 和大模型的发展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以英伟达GPU为主的AI芯片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涨价,A100和H100这些主流产品成了硬通货,甚至涨价也买不到。是否真如黄仁勋所言,其他AI芯片厂家一点机会都没有?3月29日,在IIC Shanghai同期举办的GPU/AI芯片与高性能计算应用论坛上,将邀请代表性的国内外AI 芯片厂商与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欢迎点击报名参会

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

不过这个说法与英伟达最近的新闻大相径庭,因为有人指控他们的商业行为和垄断集团卡特尔(Cartel)行为相似,还有客户因为订单被延后,不敢下订单给竞争对手。

黄仁勋在结束对 Shoven 的回答时强调,英伟达的目标是“以无与伦比的 TCO 保持领先地位”、“英伟达所做的一切都是通过艰苦的工作和创新实现的,没有运气成分,也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英伟达推动了 AI 产业蓬勃发展,使其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有价值公司。黄仁勋最新言论肯定会引起争议,因为他否定一大批竞争对手,如 AMD、英特尔及拥有 ASIC 和其他定制 AI 芯片的竞争对手。

尽管英伟达竞争对手可能对黄仁勋的言论持不同意见,但英伟达在 AI 领域的领导地位显而易见。预计到2026年,英伟达将获得高达1300亿美元的收入,比23财年高出五倍(几乎比2021年增加了1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整体营收将增长 125%,而这些数字是该行业过去从未见过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数据中心和 AI 加速器需求所带来的巨大 AI 需求。

竞争对手需要证明他们能提供匹敌甚至超越英伟达的价值,才可能改变市场格局,为了推翻英伟达主导的CUDA计算平台,业界联盟也已成立

AMD MI300正快步追来

事实上,AMD MI300系列这一代还是可圈可点的,也吸引了大量用户。TensorWave对82名高级工程师、AI专家进行的独立调查显示,大约50%的受访者表示对AMD MI300X GPU充满信心,原因是相比NVIDIA H100系列不但性价比更高,而且供货充足,不会因为缺货而加价。TensorWave自己也采购了AMD MI300X。

AMD Instinct系列产品其实已经发展了很多代,但此前无论性能还是市场接受度都远逊于对手。

这一代的MI300X实现了性能飞跃,相比H100内存容量多2.4倍、带宽高1.6倍、FP8、FP16浮点性能都高1.3倍,FlashAttention 2、Llama2(700亿参数) 1v1对比测试领先20%,Bloom(1760亿参数)、Llama2(700亿参数) 8v8测试领先60%、40%。

AMD还打造了MI300A,首次在数据中心同时集成了CPU、GPU,但目前尚未铺开。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此前预测,AMD AI芯片2024年的收入将达到35亿美元,大大高于此前预计的20亿美元。

当然,AMD在开发支持、生态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仍需努力追赶。

拓展阅读:下一代DGX GPU服务器将采用液冷

据此前报道,黄仁勋还在会议中确认,其下一个 DGX GPU服务器很快就会到来,暗示着Blacwell B100 GPU加速卡距离发布已经不远了——官方只说2024年内,消息称已提前到二季度。另一个令人兴奋消息是这代产品将会采用水冷散热,黄仁勋直言整个系统非常壮观(magnificent)、非常迷人(beautiful)。

在此前的一次会议中,戴尔确认英伟达明年还会推出升级版B200 GPU,最高功耗可达1000W,甚至有说法称会有恐怖的1400W。而目前的主力AI GPU H100和升级版H200最大功耗为700W,核心面积814平方毫米,均只需风冷。

AMD MI300X则需要750W,但是面积也更大一些达到了1017平方毫米。

如今服务器和数据中心使用浸没式液冷散热已经稀松平常,但也有很多专家对这种发展途径持反对态度。

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创始人、CEO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就明确提出,为了提高性能,并控制合理的功耗、发热,我们已经穷尽了手段,但接下来该怎么办?上液氮吗?是时候重新思考了。

责编:Luffy
您可能感兴趣
“物理智能(Physical AI)”,黄仁勋在CES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即将全面到来的“Physical AI”时代,将是在1000万工厂、20万仓库、15亿汽车和卡车及海量人形机器人之上应用的下一波万亿规模市场驱动力。
该标准旨在为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统一规范,推动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明确养老机器人的功能与性能分类,确保其在互联家居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2月以来,一些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高薪案例值得关注。其中,宇树科技招聘机器人感知算法工程师、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等岗位,月薪可达7万元至10万元。智元机器人SLAM算法专家月薪4-7万元,年薪超百万(15薪制)。
除了医疗诊断之外,DeepSeek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还可以加速药物研发过程。
该报告认为,韩国在工艺和量产方面领先于中国,但在技术、原创及设计领域则落后于中国。因此,韩国专家担忧,随着中国在基础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韩国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局面可能难以长期维持。
目前,LPU芯片正凭借其创新的技术架构和出色的性能表现,在AI推理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很有可能为中国芯片厂商打开另一片新天地。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倒计时1天,『2025年行家说开年盛会(第8届)取势行远·LED显示屏及MLED产业链2025年蓝图峰会』明天正式启幕。本届开年盛会特设「2025年产品/技术/市场蓝图计划」、「COB」、「MiP及玻
‍‍据“龙岩发布”3月5日消息,蓝天LED显示屏产业链生产项目一期装修已完成50%,预计3月底可完工,4月初试投产。加入LED显示行业群,请加VX:hangjia188图源:龙岩发布据介绍,蓝天LED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编者荐语特征提取是计算机
回顾2024年,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展望2025年,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解读产业格局,探索未来的前进方向,行家说三代半与行家极光奖联合策划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近几年,随着Mini/Micro LED技术的高速发展,LED产业呈现几大发展趋势,如LED显示间距持续缩小、LED芯片持续微缩化、产品、工艺制造环节更为集成,以及RGB 封装与COB 降本需求迫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今日光电     有人说,20世纪是电的世纪,21世纪是光的世纪;知光解电,再小的个体都可以被赋能。追光逐电,光引未来...欢迎来到今日光电!----追光逐电 光引未来----来源: 逍遥设计自动化申